拓青春之永恒 展生活之色彩——初一年级第一次农训活动
秋风送爽,在这收获的时节里,贵阳为明国际学校初一年级的学子们迎来了第一次农训实践活动。
10月23日清晨7点50分,初一年级的全体师生整理好行囊,踏上了征途。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贵阳为明国际学校初一年级第一次于乌当区达古学生训练基地开展的农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由初一级部主任阳文龙先生代表发言,他表示:希望初一年级的学生们能从这一次的农训活动中发扬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团结互助的精神,在活动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坚定自己的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接着,基地总教官也表示:社会实践是我们课堂知识的延伸,社会实践意味着我们要有吃苦耐劳、敢于拼搏、为团队增光的精神,学生们要从这次活动中感受自然、充实自我。
因为青春,我们用力呼吸,用力做梦;因为青春,我们约定制造共同的回忆。青春就像是一个小的火种,你要在适当的时候把它燃烧,那样才会出现熊熊烈火。在这硕果累累的时节里,同学们展开了第一项活动——做饭。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同学们分成生活组、实操组、卫生组、安全组,在教官的指导下,老师的帮助下,各个小组分头行动,拿出了学习的态度,认真、有序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此期间,同学们仿佛不是读书匠,而是干练的伐木工、专业的生火员、技术娴熟的厨师,行动起来,也是不遑多让;就这样,在大家忙碌的时间里,一顿丰盛的午餐出来了,各位同学纷纷表示:这是自己吃过的最好吃的饭了!是的,实践出真知,即使有的同学是第一次接触做饭,但在大家同学的齐心协力下,同学们都能做出自己满意的饭菜,都制造了和同学们一起的宝贵回忆。
劳动是一首诗,每一个举动都有美丽的韵脚;劳动是一首歌,每一次收获都有动听的音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体验过做饭后,同学们又迎来了一项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收稻谷。民以食为天,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大米是怎么产生的呢?今天,同学们就体验了一次农民伯伯的辛苦。拿着收割的工具镰刀,在教官的认真教学下,同学们收获了第一把稻谷,看着一粒粒金黄的稻谷落进斗里,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更深了,金色的稻田里满是欢声笑语,那被带走的稻草,是学生们创作稻草人的道具,也是学生们满满的收获和永恒的记忆。微风袭来,仿佛还能嗅到稻谷的清香,这是幸福的味道。
青春是一场比赛,它的核心在于你是否努力过,而并不是这场比赛的结果。青春的角逐里,每一个人都是赢家;创作的天地里,我们不分输赢。拿着稻草,同学们开始了稻草人创作,我们可以看到戴着帽子、打着雨伞的“优雅女士”;我们还可以看到戴着墨镜,打着围巾的“酷炫型男”;我们还可以看到笔挺站着、威武不屈的“哨兵”。这些,都是同学们的创作成果,在这场青春的角逐里,每一个同学都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他们是自己的赢家,他们不分输赢。
贵阳为明国际学校为学生们搭建了这样一个拓展的平台,学生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社会和生活中去,从实践中得出真理、从实践中磨砺自己的意志,从实践中学会团结。我校全体师生都期待借由农训活动,同学们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