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组“同课异构”——与《背影》对话,唤醒心中柔软的情感
应学校“同课异构”的教研风潮,初二语文组于10月20日至10月22日,进行同课研究活动。众所周知,《背影》是一篇被反复解读甚至解读过剩的经典之作。对背影进行同课研究,初二语文组教师秉承着挑战困难的理念,自主、认真的备课,对《背影》作了个性化的解读。
|
|
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中,初二语文组的五位老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杨翠丽老师致力于让学生在《背影》的文本中,读出父爱至深的感人亲情。在课堂的引导上,很有特色。在龙应台的《目送》中结束课文,主题挖掘较为深刻,学生体会到了《背影》中父爱子、子愧父的情感。
王清华老师以自身事例现身说法,于无形中让学生体会到真切的父爱。课堂思路清晰,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可谓一堂“父子情”与“知识点”完美结合的课。
|
|
申志强老师知识积淀丰厚,从万圣节入手,引入重阳节,最后谈到爱老敬老的问题上来。在导入部分就让学生们思考颇多,从而使得对《背影》的解读也是水到渠成。而且,申老师的课堂幽默风趣,有情有景,是一堂非常有吸引力的示范课。
黄建军老师注重基础,为我们展现了一堂原生态的语文课,就语文课到底该如何教做了很好的师范。使各位听课老师,也在课堂上思考:真正的语文教学不能舍弃的东西有哪些?
常永春老师是一位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教师,他对文本的解读更是独到。 常老师的课堂上设置的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们的精妙的回答;他还根据自己多年来父子之间相处的体会,使得学生和老师一起体会情深似海的父子情;最难得的是课堂上的学生们对基础的掌握也非常好,值得大家学习。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结束后,初二语文组邀请了教学主任刘剑参与评课。刘剑主任对各位老师的课作了较高的评价,他说道:“每位老师的课堂都很精彩,都上出了自己对背影的读到解读。但作为教学主任,我又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的知识点如何量化?”他对语文组提出了较高的期望,希望大家做到既要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又要做到量化式提高学生分数。
当然,这次活动的最宝贵之处,在于听课者都从别的老师的课堂中学到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并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之后教学同类散文定课型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