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童明事理 开笔点朱砂——记贵阳为明国际学校(温泉校区)一年级新生开笔礼
金色的九月,阳光明媚,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新学年的到来,也迎来了一张张崭新的笑脸。2019年9月12日上午10点30分,乌当区为明温泉实验学校举行“2019-2020学年一年级新生开笔礼”,以此激励同学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同时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次“开笔礼”仪式包括:“集体吟诵”、“向孔子行鞠躬礼”、“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感恩鞠躬”等环节。
仪式上,同学们用整齐、响亮的声音集体吟诵《三字经》选段,开启本次精彩的活动。接着对“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对后世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的孔子行鞠躬礼,同学们对孔子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古人云:“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学识从整理好自己的衣冠开始,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之后才能有所作为。所有新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开笔礼的第一个程序:正衣冠。通过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等环节,同学们感受到关注自身衣服整洁、干净的重要性。
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当中的“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意愿。一颗颗红痣饱含着父母、长辈、学校的美好祝愿在额上闪耀,在同学们心中勾起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学校领导、老师及家长代表在各位同学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希望同学们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
那时候,读书人要到学宫去考取功名。他们进入学宫的时候,往往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他们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当中的“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得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周校长敲击大鼓三声,浩大的鼓声寓意着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们个个都拥有着远大的理想和为理想奋斗的坚定决心。
有了远大的理想还只是万里长征中的一小步。古人云:“人生聪明识字始”,写字识字是学习知识文化的第一步。接着,我们进行了“开笔礼”第六个程序:启蒙描红,要求一年级同学们描写的是一个简单而意义深远的“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要学会做人。周校亲切、认真地给各位同学讲解“人”字的演变过程,告诉同学们“人”需撇捺互相支撑,我们人与人之间也需互相帮助。同学们写了两个人,周校希望同学们今后成为善良的人,勤奋的人。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天空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学会感恩------感激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感激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无穷的知识。今天,同学们在这里向养育他们的父母、教导他们的老师,献上自己最诚挚的感激之情。全体同学对自己的老师和家长,行鞠躬礼,各位领导、老师向同学们回礼,家长们也感受了孩子们浓浓的敬意。
“开笔礼”在同学们的一片感恩之情中接近尾声。愿今天的“开笔礼”能成为同学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更愿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开笔礼,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