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建设”为抓手 帮助师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贵阳为明春天心理防护体系建设实施案例分享
为明学校创始人林浩先生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我们有责任呵护孩子进入一个美好的世界”。为加强对我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关注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和身心健康,我校在崔延宁总校的指导下,在周立文副校长的带领下,认真解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环境建设”为抓手,结合本校实际,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心理防护课题研究。
2022年7月15日,在集团业务部的组织下,贵阳为明学校副校长周立文作为贵州学区代表,在集团心理专项期末研讨会中,周校长以“环境建设”为抓手,帮助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题,汇报为明春天实验小学一年来的心理活动开展工作。
作为为明集团“学校心理防护体系1、2期建设”课题校,我校首先以《为明心理健康防护手册》为蓝本,进行了全员宣贯,统一思想。其次,确定由各校区德育主任及心理学科教师组成研究小组,由贵州学区崔延宁总校长亲任工作组长,来落实集团心理防护建设工作。通过研究小组共同研讨与学习,明确了心理防护体系二期研究必须立足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在学校已有心理课程和德育活动中进行提炼、总结、优化和改造;积极探索和挖掘环境隐性育人因素,搭建学生成长的完整支持系统,通过课题的开展推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塑造阳光自信的为明学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只是为了美丽,更是为了赋予其育人价值,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作铺垫。春天以“环境建设”作为切入点进行心理课题研究,把环境建设当成学校德育的一条途径。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隐性文化教育的基点,把多彩课程建构作为显性文化的落实点,扎实开展心理课题研究,做到课程核心素养提升与环境文化建设相融合;精细化管理与人文精神建设相融合;物理环境建设与心理疏导相融合。让显性文化育人,隐形文化育心。
为了彰显学校育人理念和价值观,帮助孩子们更健康,更舒心地在学校生活和学习,这一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和课程构建上花费不少功夫。一楼:“趣”,活泼生动,彰显儿童纯真天性,校园快乐的生活;二楼:“韵”,琴棋书画,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三楼:“暖”, 表现亲情和友情,关怀鼓励、温暖宽容;四楼:“阔”天高海阔,国际视野,科学探索……通过童趣作品展示、心灵秘密花园,传统文化民俗走廊、人文情怀等区域的建设,使春天校区的内部环境布置有了的改变,校园之美美在师生别样风采的展示,校园之美美在师生情谊的体现,由内向外让师生置身其中,倍感温馨。
为了突出我校“致性、关怀、求索”的学习氛围,我校不断开展各类实践性课程:“我种的花是给大家看的”、“孵化柯尔鸭”、“蘑菇培植”、“开辟学校种植园”等,这一系列PBL课程无不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与爱心,感知着生命的来之不易。活动中,让环境建设与课程形成合力,共同育人。
在学生心理防护体系建设实施的道路上,我校坚持以“育人”为导向,以“多彩”为基调,以幸福人生为目标,以我校校训“立品为学,笃学奋进”为精神内涵,以隐性课程中“环境建设”为抓手,挖掘“环境建设”多重育人功能,探索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同时,通过“环境建设”以点带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师生综合素养,提升学校“品牌价值”,打造“秀外慧中”的价值驱动型校园。力求学校课程、管理、环境与人,都有“不一样的生态,却同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