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明家长慧(第 六 期)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孩子,大家好!这里是为明家长慧第六期。很欣慰,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一道聚焦孩子的教育问题。古语有云“自立者人恒立之,自助者天助之。”意思是:自立的人,定会长久受人拥戴。依靠自身力量扶助自己的人,自会为老天爷青睐。由此不难看出,教育孩子的重中之重当属:尽可能早的引导孩子学会自立!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引导孩子走上自立这条阳关大道呢?今儿,咱就继续听班主任们念叨念叨。
“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且最亲近的老师,家长们若想从小培养孩子学会自立。不妨先从引导孩子做家务开始。
孩子做家务做什么
首先,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刷牙、自己穿鞋、自己洗袜子、自己脱衣服、自己脱鞋、收拾自己的小床或者小房间,等等。其次,帮助家长做家务。平常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家教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般家庭适合孩子的家务有以下内容:
A.早晨,可以让孩子扫地、洗小手帕等;
B.吃饭前,可以让孩子搬饭桌、准备碗筷、放凳子等;
C.饭后,可以让孩子收拾碗筷、抹桌子等;
D.放学回来,让孩子参与煮饭、洗菜、做菜等。
孩子做家务家长应注意什么
首先,开始这些家务可由父母做,只让孩子帮忙。孩子一开始会显得手忙脚乱,不得要领,父母要有耐心,一项一项告诉孩子怎么做,要边示范边讲解,让孩子看清楚,听明白,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熟能生巧,越来越好。其次,当孩子做错时,不能斥责、挖苦。要鼓励孩子,树立必胜的信念。发现孩子进步了,就要及时表扬。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今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做。最后、当孩子厌烦,不愿做家务时,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要多启发、诱导。如果仍不见效,家长要故意冷落孩子几天,让他的心灵受到一点小小的刺激。然后,父母有一人出来解围,给孩子讲明受冷落的原因,让孩子知道,不听话、不做事是不对的,也是不行的,从而使孩子彻底改正错误。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好处
首先,有利于促使孩子热爱劳动。教育孩子学做家务,既能增强孩子对家庭的感情,又能使孩子理解、体谅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其次,有利于孩子发展智力。孩子在家务劳动中,需要动手、动脑,需要思维、想象,孩子的智力自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开发。最后,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有了做家务的能力,如果父母因为一时工作忙,没时间做家务,就可以让孩子自己作,一般不用担心孩子没人照顾。更主要的是将来孩子走向社会以后,能够独立生活。
名人故事分享
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不幸,因为患脊髓灰质炎,留下了瘸腿残疾,牙齿参差不齐往外突出。他很少与同学们玩耍,老师让他回答问题时,他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要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父亲就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人栽一棵,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我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栽树、浇树的身影,不知怎地,萌生一种阴暗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他就再也没去搭理它。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棵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正在用勺子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棵小树浇水!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流淌……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腿脚残疾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罗斯福父亲给我们的启示:
1.设法树立孩子的信心。
罗斯福父亲让孩子们栽树,谁做得好就给谁买礼物。案例没有交代他让孩子栽树到底是什么目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罗斯福的父亲要树、栽树、买礼物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专门为罗斯福设计的。
2.注意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
罗斯福微妙的心理变化,被父亲发现了,于是,父亲用爱心浇灌孩子稚嫩的心田,使孩子有一个健全的心理,学会自立。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好了本期为明家长慧先到这里。下周四同一时间,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