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成长的每一天
2014年秋季,带给我们的不光是金色收获的季节,它伴随着我们一同成长,一同走进贵阳为明国际学校。在学校的点点滴滴都铸就了同学们成长的轨迹。正青春的他们,用着最具时代气息精神正在向前迈进,正在为他们的未来走出一道灿烂而绚丽的彩虹。
故事一、 做像父母一样的天使 (赵敏)
我的班上有个孩子,一个看起来既听话又礼貌的好孩子。但在这个乖巧听话的背后,孩子的内心隐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心思,那是他心底最单纯的渴望和诉求。只是他缺乏一个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于是他选择了他认为最有效的方式。
在正式军训的第二天开始,孩子经常表现出头晕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并未发现异常,后来甚至发现他总是逃避吃饭,就算在老师的监督下吃完了他也会跑到厕所偷偷吐掉,偶而也会发现他不自主的抹眼泪。在面对他这种状况的时候,我立刻和班主任沟通了一下,初步分析是想家了,于是联系了家长,和家长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商讨,但据家长,孩子从四年级开始就有经常离家外出的经历,从未出现过类似的状况,这也就是说想家在本事件中,也有一定作用,但并未占主体地位。于是调查孩子逃避吃饭、总头晕、偶尔偷哭的原因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在解决的过程中,也得保证孩子的身体,所以特别安排他同寝室的孩子来监督他的饮食,每天找点时间和孩子聊聊,先取得孩子的信任。最终,在家长、班主任以及同班其他孩子的观察和反应下,发现孩子有减肥的迹象。事实上,初中的孩子正跨入青春期,他们对外貌开始有了模糊的概念,他们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他们期望得到他人的关注,这个时间段也是他们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的引导不仅关乎当下,更影响将来。所以,学校、家长的合作、沟通至关重要。在本事件中,家庭方面,孩子父母利用周末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学校方面,老师联合其他同学对他表示关心和重视,让他感受到在学校里也有来自老师的关心、关爱,学校也是家,让他顺利度过断奶期,同事引导孩子走出减肥误区,让孩子明确只有科学的锻炼合理的饮食才是正确的,节食不但无作用,还会伤害身体。
终于,在近两个星期来,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变化,他的一步步改变,也让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孩子是单纯、善良的,同时也是脆弱的,特别是在刚脱离家长的这段时间,他们需要更多的爱与保护,守护他们,关爱他们是一种责任,而我们正是这一责任的承担者。
故事二、“大红帽”的蜕变
初一(9)班德育班主任 曾丽娜
餐厅里,那个歪歪戴着大红帽,穿着大红外套,不停抖动双腿的人是谁?不用说,一定是他;早操队列里,那个歪歪扭扭,总是掉队的人是谁?不用说,还是他;课堂上,是谁又在不停搞小动作?是谁又在叽叽咕咕不停讲话?依然还是他……他是谁,他就是7(9)班的陈××,也是班里的“大红帽”。
第一次和他交流时,他从不正眼看我,眼神里满是“无所谓”。也许他在想,估计又是要责怪他了。与此相反,我微笑着走近他,给他理理乱了的帽子,说:“这段时间还习惯吧?觉得吃得香吗?晚上睡觉好不好?”他很是疑惑地看了看我,简单地说:“习惯啊。”“学习上呢?”“挺好的。”“晨跑累不累?”“不累。”我满脸堆笑地对他点点头:“这样就好。”
第二次,他又戴着大红帽出现在餐厅的饭桌了,饭桌又开始轻微地在晃动。装着无意识地走近他,看看他的菜:“哇,好香啊,看得我都饿了。”然后突然把目光移到“红帽子”上:“咦,这个是学校统一发给你们的帽子啊?好丑的大红帽啊!”“哈哈哈……”同学们都笑了。他说:“不丑啊,我觉得好看。”同学们又哈哈大笑。“哎,这么帅的一小伙子,戴这么一个大红帽子真可惜,把人都搞丑了。”他低着头,一句话没说,把帽檐拉得很低。我又说:“我觉得大红帽不帅,还是小红帽帅。”有同学嘀咕着说:“小红帽是志愿者哦。”“对啊,我立刻说,赶紧地表现给我看,把这个大字改成小字吧!”接着又说:“哈哈,对了,每天晨跑我来的时候怎么找到我们班班级的位置的你们知道吗?都是因为××的大红衣服,都成为我们班的标志了,哈哈。哎,不过我每次都发现这个大红衣服在队里面不安分呀,而且特显眼……”他没有说话,估计应该在思考还要不要穿。
又一次,班里有孩子向我反映:“陈××真是太烦了,总觉得自己是寝室大哥一样,每次指挥我们做这样做那样,但是我们请他帮忙的时候他从来不会帮助,大家都特别讨厌他,感觉他像一个小混混。”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严重,决定在他父母周末来接他的时间与他们聊聊。
通过与他父亲的交流,才知道这个孩子特别喜欢与别人不一样,穿衣服一定要与众不同,不管好不好看,就是要显眼,要出众。之前对同学也是喜欢大呼小叫,希望大家都听他的,但是总是没有人愿意听他的,于是回到家就指挥父母。由于是独子,家里都顺着他。听到这些,我立即对他父亲表示出这样做的错误,和他交代好不要告诉孩子我找他谈过话的问题后,建议他从微小的事情去改变他。比如穿着,尽量给他买“规矩的、低调不张扬”;比如坐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定要严格要求;比如使唤他人,要让家里每个人都不要答应他不必要的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等等。但是记住,这个孩子千万和他“硬不得”,不能过分地责怪他,要和他“慢慢磨”,慢慢去改变他。
同时,向班主任王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王老师知道后,一再在班里强调作为一名优秀中学生的基本表现和基本修养,微小到服饰动作礼貌用语等等,并将优秀表现列到了班里的“加分量化考核”中来。之后,我们也在悄悄地关注着他的点滴变化,随时和家长交流他的表现,提醒家长随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没有在头顶看到了大红帽,也没有了穿在身上的红衣服,早操里也没有再掉队了……更欣慰的是,终于,没有孩子在我面前告他的状了。但愿,我看到的是这个孩子真实的蜕变。的确,到目前这孩子仍然还有很多没有改变的坏习惯,但我更愿意相信,他是个好孩子,他会成为一个好孩子,甚至,他一定能变成一名优秀的“小红帽。”
故事三、我看到了你的成长
德育班主任:李昕蔚
又是一年新生季,带着兴奋和惊喜进入了为明学校的中学部。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并不是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作息。刚刚从爸爸和妈妈温暖怀抱中出来自立的她,时常躲在被子里哭泣。
有很多次她哒哒地跑到我面前,用可怜巴巴的大眼睛望着我说:“李老师,能不能借你的电话给妈妈打个电话?”我问:“为什么呀?”接着,你又低声的说:“因为想家了。”我说:“你看,这里有这么多同学,这里的课程这么丰富多彩,找到你的小伙伴们,你就会忘记想家了。”说完,拿出手机说:“这是最后一次哦。”不一会,见你笑眯眯的跑过来对我说:“李老师,晚安!”
9月18日晚上竟看到她扶着膝盖受伤的同学从外面回来,熄了灯的寝室里,她静悄悄的拿着拖鞋进来,看着她还穿着球鞋我问:“你怎么没有换鞋进寝室呢?”,你说,“我先帮她换好了再换自己的”,说完轻轻地抬起同学受伤的脚换好鞋,然后气喘吁吁跑出去自己换鞋。
想起几日前那个睁着大眼睛看着我的她,再看看面前这个为了同学忙里忙外的她,小女孩从想家到不怕苦不怕累热心帮助同学的她。让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因为我看到了她的改变,在不断的改变自己。看到了她的成长,看到了她的笑容。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一定能更好的适应学校紧张而充实的生活节奏。回到家时将成为值得爸爸妈妈骄傲的全新的她,这就是咱正在改变中的150寝室陈柯羽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