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救救老师
2008年10月21日,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女教师潘伟仙在家访途中遇害。犯罪嫌疑人丁某是一名16岁的高一学生,因上网被老师批评。为阻止老师将此事告诉父母,他在山坡上掐死了自己的老师。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市二中教师郝旭东在班里巡视晚自习时,学生李某突然从书包中抽出事先准备的弹簧刀,朝走到他书桌旁的郝老师腹部猛刺……因失血过多,郝老师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幸身亡。
2008年8月18日,河南卢氏县一高高二5班班主任马磊被学生龚某连刺5刀,当即身亡。此前,龚某对母亲说班主任打了他,要求母亲去找校领导。被母亲拒绝后,17岁的龚某直奔教师办公室,用腰带中藏着的水果刀刺向班主任。
这还只是近期发生的三起学生弑师案。在网络搜索中,只要键入“学生弑师”,你能看到更多链接。仅这两年中,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广东省茂名市、湖北省安陆市和湖北省天门市就都发生过教师被学生杀害的案例,教师被学生或学生家长殴打的事例更是层出不穷。这类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不仅令教书育人者心寒,使教师成为高风险行业,也引发了社会对教育的进一步反思。
与一般的刑事案件不同,学生弑师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多数是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无犯罪前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本该“亲其师,信其道”的少年,残忍地对自己的老师挥起了屠刀?回溯这些案件可以看到,其直接起因大多是学生被老师(有时并非被害老师)批评,或害怕老师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违纪行为。
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曾挨过老师的批评,可曾受过父母的责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都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那时我们可能也有过沮丧、害怕甚至愤怒,但我们没有成为凶手,没有置父母或老师于死地。笔者以为,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为那时我们在校学习时间有限,课堂上发生的不愉快,在课外的打闹嬉戏中一会儿就被忘却了;二是那时我们有很多时间和同学好友相处,一个人有心事大家都会过来帮助开导,所以我们不会钻牛角尖;三是那时的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更加宽容,评价也更多元化,不会把孩子“一棍子打死”。比如一个孩子学习不好,在学校表现不佳,老师也会头疼,父母也会生气。但过后他们会说:“这孩子虽说调皮,对同学还是很热心的。”“这孩子也许不是读书的料,但做事还是蛮勤快的。”于是这孩子也就在挨骂后重拾起自尊和信心。
反观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他们一天中除了睡觉,其余多数时间都在教室中度过,不是在学校上课,就是在补习班上课,回家也是埋首于书本作业中。许多父母也被社会思潮所裹挟,孩子学业合格考上大学都是远远不够的,起码应该优秀,最好能拿第一,上北大清华,当“状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们的生活中很少有游戏,很少有伙伴,很少与父母交流,也很少获得学业之外的鼓励和认可。这难免令他们放大在学校和学习上的挫折,因为那就是他们生活的重心。如果再遇上严厉的父母和教师,这些饱受挫折的孩子就容易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走投无路,普通的批评也会成为孩子们无法承受之重。
所以,要让孩子的心灵不再被扭曲,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单靠教师、学校是不可能做到的。当社会对成功的定义不再那么功利,不再仅限于一个人担任多大官职、享有多高年薪或是否拥有豪宅华屋时;当就业招工以岗位实际技能需要为条件,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甚至名校光环时,教育也许就能回归一个平和的心态,那也将是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庭乃至社会获得救赎之时。
救救孩子,也救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