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走进小学课堂
器乐课是我校小学部的必修特色课程,本学期开始,我校将葫芦丝的学习纳入其中,让孩子们感受民乐的独特魅力。
民族乐器是中华瑰宝,葫芦丝是傣族的传统乐器,声音婉转悠扬、体型轻巧、入门简单,适合于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开课一个月的时间,同学们从了解葫芦丝构造开始,先后学习了演奏指法、吹奏姿势、音符乐谱等,现如今已经能够将《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粉刷匠》、《草原圆舞曲》等几首曲子吹奏出来。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对基本乐理知识有所了解,也从练习曲目中体会到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
担任器乐教师的韩梦楠老师对吹管乐器十分精通,能够演奏二十多种器乐,也曾连续5年荣获“市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所教学生曾荣获国家器乐大赛金奖,2010年的“快乐男声”武艺也曾是韩老师的学生。在采访中,韩老师讲述了他的教学理念,他说贵州贵阳是多民族省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底蕴,因此他希望让同学们能够感受民乐的文化精华和独特魅力,且各种吹管乐器都是相通的,先从简单的葫芦丝开始掌握,再举一反三接触更多乐器,最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对乐器一专多能,将这些民族瑰宝发扬光大。
如今,我校还正在积极筹建“为明管乐团”,也将由韩老师执教,在其中同学们将学习更多的器乐演奏方法。管乐团承担学校大型活动和重要节日的仪仗任务,还可以对外参加大型比赛和活动,因此它也将成为展现为明学子素质风貌的一张闪亮名片。
传媒中心实习小记者:初一1班 陆倍莹 初一2班 何紫瑜
指导老师:连洁
器乐教师韩梦楠接受传媒中心小记者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