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
【荐读人语】:寒暑易节,马年将至。2014年,为明将迎来首届中考,根据目前情况看,我校学子必将创造辉煌战绩。中学校区于去年12月已经全面封顶,将于今年7月之前竣工,首批面向全省择优录取高一新生4个班(含北大清华班1个班)、美国国际高中1个班、艺术高考班1个班。在此新年之际,祝福各位为明学子和家长朋友健康快乐!
本期为明亲子共读的第一个话题是“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中国最知名的老师之一,当属魏书生先生。他经常出差,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很强,自觉坚持每天各科做一页纸的作业,坚持“人人担任班干部、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注意力和记忆力训练,带头常年坚持写日记自我教育自我鼓励,甚至坚持利用寒暑假预习整本书、“开学第一天就搞期末考试”。当前,普通中学最头疼的问题,一个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一个是大班教学、没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辅导,导致高中差生越来越多。3月份,我校将召开各年级家长会,就这些话题与各位家长朋友深入交流。
第二个话题是“大慈善家邵逸夫”。邵逸夫先生曾经吝啬到不愿意多出1毛钱买包子,但几十年来,他仅在中国大陆地区就捐出40多亿港元给教育界,共计建起6000多个项目,全国各地大学、中小学遍布几千个“逸夫楼”。他的创奇一生值得我们了解,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为邵先生骄傲。
为了进一步拓宽为明家长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为明“书香家庭”建设,我诚邀各位热爱阅读、热心学校教育的家长朋友加入“为明亲子教育QQ群”(群号 343524958)。申请入群时请告知孩子真实姓名,以免做广告等闲杂人等入群。本群成员的义务是:仿照“为明亲子共读”写作模式,每个月给孩子或家长推荐1篇您读过的好文章。我期待大家在这个平台上读到更多好文章,认识更多新朋友。 (荐读人:徐扬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
他没有当过一天校长,但是他的名声却蜚声校园内外,在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他没有做过一天教师,但是他培养的人才却家喻户晓,在很多艺人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电影教父;他是一个商人,但是却在教育、科技领域享有盛誉,“逸夫楼”、“邵逸夫奖”,成就了多少人的梦想。
1月7日,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107岁。斯人已去,但是苍穹闪耀的“逸夫星”却永恒。
“楼主”邵逸夫: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
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年轻人都能找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在他们就读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有一座“逸夫楼”。在地图软件中搜索“逸夫楼”,会发现神州大地上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红旗,有人评价说,邵逸夫以一己之力,盖起了数量堪比中国收费站的大楼。
1月7日中午,站在写有“逸夫楼”三个字的大楼前,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校长乐平海心中感慨万千:“多亏了邵逸夫先生捐建的教学楼,经受住了芦山强烈地震的考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邵逸夫是以“悭吝”著称的,甚至可以用“斤斤计较”来形容。他的创业史中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曾经拒不批准剧务花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的申请,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卖的馒头才1毛钱一个。
邵逸夫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支持内地教育事业发展,却是非常慷慨。据教育部消息,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先生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元港币,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除了支持学校的硬件建设,邵逸夫还是“东方诺贝尔奖”的设立者。上世纪80年代末,他便告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自己想要设立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的科学奖。这个想法在2002年变为现实,目前已经连续颁发10次的“邵逸夫奖”涵盖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领域,单项奖金高达100万美元,其金额媲美诺贝尔奖。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原所长陈省身先生于2004获得首届“邵逸夫数学奖”。
更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邵逸夫奖的获奖者在得奖后不久,也拿到了诺贝尔奖。
“教父”邵逸夫:培养灿若星辰的演艺明星
璀璨星空,有一颗“邵逸夫星”。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在影视界,邵逸夫正是一颗照亮无数明星的教父级人物。他对影视娱乐界的最大贡献之一,当是开设“无线艺员训练班”,培养了刘德华、周润发等家喻户晓的明星。
1967年,邵逸夫参与创办无线电视台(TVB)后,开设了“无线艺员训练班”,打造了引领华人影视界数十年的黄金一代。
那时的香港没有专门培养演员的演艺学院,1971年由TVB创办的“无线艺员训练班”也就成为了香港艺人的“明星梦工场”。这个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期,学期为一年。这是一条成熟的造星流水线,艺员前期学习表演、台词、舞蹈、武功、编剧理论、摄影概论、电视工程等基础知识,后期是表演实习,中间经过多次考试,优胜劣汰,毕业者即成为“无线电视”和“邵氏兄弟”的签约演员。
此后,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华语影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有的成为了家喻户晓的TVB当家台柱;有的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华人明星;还有的成为了在华语影坛乃至国际影坛上享有声誉的大导演、制作人。他们中有我们熟悉的周润发(1974年第3期)、陈玉莲(1977年第6期)、汤镇业(1979年第8期)、黄日华(1980年第9期)、苗侨伟(1980年第9期)、刘德华(1981年第10期)、周星驰(1982年第11期)、梁朝伟(1982年第11期)、刘嘉玲(1983年第12期)、杜琪峰(1975年第4期)、关锦鹏(1976年第5期),可谓是人才辈出、星光熠熠。
“长寿老人”邵逸夫: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
叱咤风云娱乐圈大半个世纪,邵逸夫一手打造了邵氏和无线两个影视王国,出品过数千部影视作品。不过,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比不上他所经历过的百年人生精彩。
有人说:邵逸夫的人生比戏更精彩。没错。
邵逸夫有一个有趣的英文名字叫RunRunShaw,关于这个名字的来源,有多个版本。一说他在天一影片公司做勤杂工,在他大哥邵醉翁手下鞍前马后,如同一个跑腿的小厮;一说邵逸夫初到新加坡时,常骑着自行车跑来跑去送拷贝;邵逸夫自己的解释则是他原名邵仁楞,上海话“仁楞”与英文RunRun的读音相近。但无论是哪一个原因,邵逸夫的人生就是这样,一直处于奔跑状态。107年的传奇人生,他从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镇,祖籍浙江宁波。邵氏兄弟的父亲邵玉轩主要经营颜料生意,在20世纪初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邵玉轩病逝时,康有为、虞洽卿、卢永祥、谭延闿等晚清与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辞致哀。但邵家的众多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邵逸夫在家中排行第六,故人们称他为“六叔”、“六老板”。
邵氏家族的电影事业起于1924年,这年大哥邵醉翁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邨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他们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犹如家庭式作坊。
1925年,邵氏四兄弟创立的天一电影公司制作了电影界公认的史上第一部武侠片《女侠李飞飞》。武功高手飞檐走壁的绝技第一次被搬上大荧幕。由于天一公司出品影片多且快,又首拍古装片、武侠片,剧本也多取材于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故拥有了不错的口碑。
天一公司的崛起,让当时上海滩电影业的霸主明星公司感到了威胁,于是联合其他五家电影公司,限制已经购买这六家公司影片的发行商购买天一等公司的影片,这一事件被称为“六合围剿”。邵氏兄弟决定避开锋芒,将电影事业从上海转到南洋。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到新加坡与三哥邵仁枚合力开拓南洋华人电影市场。邵氏兄弟逐渐组成庞大院线和发行网络。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并决定发展有声电影。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他抱着一小块木舢板,漂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但艰苦惊险终有斩获。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获利颇丰,成本仅仅一万元的影片,仅在广州一地的票房收入就是拍摄成本的60倍。
50岁邵逸夫转战香港 重振邵氏兄弟
1937年后,南洋沦陷,邵氏兄弟的影业发展进程被打乱,后来被迫关门。抗战胜利后,时年50岁的邵逸夫雄心不减当年,从新加坡转战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电影公司(Shaw Brothers),开始了香港电影的霸业。
邵逸夫以32万元买下当时还是一片贫瘠的清水湾地皮,修建了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采用片场制,流水线作业,由于拥有自己的发行机构和合作伙伴,邵氏兄弟公司从电影制作、发行到放映都非常流畅。每年产量高达40多部影片,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有“东方的好莱坞”之称。
“邵氏出品”称霸香港电影市场近20年。由默片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时装到古装,由大型古装到黄梅调,由黄梅调到武侠片,邵氏电影的每个尝试都给中国电影业带来了新的可能。
70岁入主TVB 压倒亚视,打造黄金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后,香港电影产业一度式微,邵氏减产,租出或卖出院线。1987年,邵氏正式停产,而邵逸夫则转战电视圈。
1980年,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并增持股权,成为最大股东。随后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两家电视台,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的精英都网罗到门下,提高了“无线”制作剧集的质量,收视率急剧上升,压倒其在香港的竞争对手“亚视”。
邵逸夫入主后,用其智慧带领TVB走入黄金时代,《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而TVB旗下的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等也都是华语影视圈和歌坛的“教父级”人物。如今TVB是全球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每年要生产520集的电视剧,影响扩及中国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
治事之勤:70岁高龄仍每天工作16小时
在70年代,邵逸夫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是一天看9部片子。甚至直到古稀之年,邵逸夫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导演张彻这样回忆上世纪60年代的邵逸夫:“邵逸夫当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见。”
邵逸夫“懂得捱、能吃苦”,他的“悭吝”一如他的慷慨慈善,早已传为佳话。创业时期的邵逸夫曾经连剧务去外面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的申请也拒不批准,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所卖的馒头一个才1毛钱。
【亲子探究】
1、美国富豪向来有“捐资做慈善”的传统,从勒克菲勒到比尔盖茨,这一传统代代相承。以至于美国顶级私立学校(美国绝大部分顶级大学均为私立)主要依靠校友捐赠。中国富豪也有一些热衷于慈善事业的,比如邵逸夫先生,但是,中国尚未形成“捐资做慈善”之传统。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将来会不会有所改变?
2、我校有学生利用暑假,自学了一个学年的教材,成功从四年级跳级升入六年级。他每天坚持看似“枯燥”的学习、做题,锻炼了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体会到了“大预习”和自主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我校一直提倡自觉学习、自主学习,在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们更多独立自学、合作探究的锻炼机会,但家长问卷显示,对于“学生自觉自主学习”方面,家长满意度较低。思考一下,这是什么原因?“真正的教育一定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新的一年,你打算如何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寒假里同学们写学科作业,能不能完全自主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每周抽出1天时间,认真完成作业?
3、寒假里老师布置了一些作业,包含“素质作业”和“学科作业”。其中,有一些是“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我们希望,家长能抽出时间帮助孩子,或者参与其中。对于“素质作业”,学校的态度是开放的,家长如果觉得自己有更好、更适合的个性化作业,可以不做学校布置的素质作业。
我们认为,素质作业如果能和亲子活动结合起来,会更有效果。无论是跟孩子一起看电影和做影评,还是一起旅游并研究景点文化;无论是一起商量确定亲子共研课题,还是一起体验社会各阶层生活;无论是从事一次公益活动,还是一起到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无论是在走亲访友中学习识人之道,还是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感受生命成长;无论是全家一起读书,还是送孩子特长培训;点点滴滴的亲子活动,带来的将不仅是孩子的成长,还会有家长的感悟。
如果您愿意,不妨将您家庭的“素质作业”发到“为明亲子教育QQ群”,让更多人关注和分享您全家的喜悦与感悟。
(本期“亲子探究”命题人:徐扬华)